亲爱的读者,如果你们迫切需要一些轻松的夏日读物,我正好有你们想要的东西,包括适合在沙滩上用的电子表格。Sandy Sivakumaran 和我最近在 SSRN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草稿《评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的权威性》,该文章即将在《红十字国际评论》上发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准确地以描述的方式确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目前在国际法律体系中享有的权威程度,以及该权威性在其发表 15 年多来是如何发展的。在进行这一评估时,我们关注了对该研究的引用模式,尤其是国际和国内法院的引用模式。
这里的基本思想是,在决定引用哪些资料来源时,法院主要受其渴望增强其裁决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驱使,这些说服力和权威性由其主要受众来评估。但是,通过引用,法院也同样重申了他们所认可的资料来源的权威性。权威通过习惯和重复、通过实践而得到强化,这是一个“非正式的、不断发展和渐进的过程,随着一些资料来源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和接受,它们会变得越来越权威。”(Schauer)因此,国际和国内法院以及全球法律体系中其他各种有影响力的行为者越是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研究等文书视为权威,它的权威性就越大,其他人也越有可能开始将其视为权威并在自己的裁决中引用它。
那么我们发现了什么呢?
2005 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ICRC) 出版了两卷本的习惯国际人道主义法 (IHL) 研 芬兰资源 究报告。虽然该报告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但也招致批评,但如今,该研究已成为实践者和学者的标准参考书——事实上,就学术界而言,它可能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国际人道主义法研究著作。但该研究在实践中到底有多权威?我们希望在本文中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构建和探讨。我们选择了一个实证研究方法,即收集和分析包含国家立场表述的文件、国际和国内法院和法庭的判决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行为者的成果中对本研究的引用。我们的分析表明,本研究越来越被视为一种极具权威性的工具,以至于只要本研究这样说,就会发现某一主张反映了习惯国际法。在没有任何一致反对的情况下,特别是没有国家反对的情况下——今天似乎没有出现这种反对,即使最初情况并非如此,而且仍然存在一些不满——本研究的权威性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至少通过重复和习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