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克服了紧张的僵局,进入了在相互依存的经济和持续竞争的驱动下更为复杂的关系。
下面摘录自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伊丽莎白·伊科莫所著的《第三次革命》,其中指出了美国和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的途径。
美国与中国外交努力的成功例子有很多,这些努力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利益。在美国的领导下,两国在推进全球气候变化合作、遏制埃博拉病毒蔓延以及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方面找到了共同点。这样的合作无疑来之不易。然而,习近平希望中国在全球化世界中占据领导地位的雄心,有可能为美国提供更大的筹码,鼓励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做出更多贡献。
全球难民危机和朝鲜核威胁是两个迫切需要两国发挥重要领导力并加强双边关系的领域。尽管美国本身在应对难民危机方面的领导力已不如以往(目前正寻求限制接收难民的数量),但它仍在全球范围内为难民支持和安置提供大量资金支持。然而,在数百万人逃离中东战乱之际,中国却基本保持沉默。更令人费解的是,中国只是不情愿地挺身而出帮助解决自己后院的难民危机:超过 65 万罗兴亚人逃离 富人数据 缅甸暴力局势,在孟加拉国寻求庇护。中国对其的支持仅限于促进孟加拉国和缅甸之间的双边对话,以及一份警告声明,称这场危机不应减缓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经济走廊(北京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的进展。美国已承诺为难民提供数千万美元援助、威胁实施制裁并呼吁对暴行进行调查,它应该呼吁中国作为地区和全球大国采取更多行动。
两国在推进全球气候变化合作、遏制埃博拉疫情蔓延、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等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
就像在埃博拉疫情中所做的那样,美国应该悄悄地提醒人们注意北京的有限反应,敦促其提供财政和其他援助,并鼓励其利用其在缅甸的广泛经济影响力帮助制止暴力。此外,美国和中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为罗兴亚人安全返回缅甸提供援助,保证他们获得公民身份或在其他地方重新定居,这将向缅甸发出解决危机的重要信号。正如气候变化案例所表明的那样,这也可能标志着国际社会为解决全球难民危机而采取的更广泛努力的第一步。
两国价值观、优先事项和政策往往存在差异,这使得美国也必须保留一系列替代方案。与亚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盟友和其他国家合作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总统呼吁更多地分担责任,不应被理解为美国放弃全球领导地位,而应将其视为其他地区大国在应对共同挑战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