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塑造了英国社会和文化的历史悠久的教堂正在崩塌。依法建立的英国国教也不例外。 我最近与 YouGov 合作为威斯敏斯特信仰辩论会(2013 年 6 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整个英国,只有 11% 的 20 多岁年轻人现在自称是英国国教或圣公会教徒,而 70 岁以上的人则接近一半。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面临的挑战是解决这一衰落。但初步迹象表明,他可能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想想大主教最近对 Wonga和其他发薪日贷款提供商的批评。大多数评论员都持积极态度。韦尔比勇敢地揭露了教会对 Wonga 进行了小额投资的事实,利用媒体报道,成功突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到他没有任何严肃的举措可以宣布,这一点非常了不起,因为教会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立他如此赞赏的信用合作社。看来,这位牧师有话要说,有能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说出来,有勇气为社会正义挺身而出。那么问题是什么呢?
从历史上看,照顾社会上最贫困的人是教会的职责之一。20 世纪中叶,教会欣然与国家联手,将这项工作国有化。当撒切尔政府开始挑战福利共识时,英国圣公会迅速站出来为穷人辩护。其 1985 年的报告《城市中的信仰》让撒切尔夫人非常恼火,就像撒切尔夫人的“土丘布道”让神职人员非常恼火一样。
我当时正处于这一切的中心,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圣公会神学院(神学院)任教。在“城市信仰”运动的推动下,政府下令将学生集中到“城市重点地区”,以“与穷人相处”,并赢得成为神职人员的资格。尽管出于良好的意图,但我发现整个事情显得居高临下,经济上也幼稚。相当多的“穷人”似乎不想与穷人相处。此外,还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偏见;持工薪阶层的男性。而其基本思想是长期关注财富分配,缺乏财富创造。
时间飞快,到了最后一任大主教罗文·威廉姆斯,他自认是“大胡子左派”。在他仁慈的统治下,教会对穷人和社会正义的关注与 20 世纪 80 年代非常相似,尽管“穷人”这一类别在当时已经变得非常成问题。因此,当罗文·威廉姆斯的继任者立即将注意力转向“社会最贫困者”时,我听到了同样的老调重弹。
8444989540_18a28a1060这种僵化令人担忧。更糟糕的是,这套优先事项现在与大多数圣公会教徒的观点明显不一致,更不用说大多数英国人了。我的 YouGov 民意调查发现,即使经过年龄调整,大多数圣公会教徒在政治价值观方面仍然倾向于“自由市场”(支持个人企业),而不是“社会福利”(支持福利和国家干预)。事实上,圣公会教徒比英国普通民众更倾向于这个方向,尽管后者也倾向于“自由市场”价值观。例如,无论是否去教堂,近一半的圣公会教徒认为撒切尔夫人对英国的贡献比托尼·布莱尔更大,而普通民众的比例为 38%(16% 的圣公会教 贷款数据 徒认为托尼·布莱尔做得更好,而普通民众的比例为 18%)。而近70%的圣公会教徒认为福利制度造成了依赖文化,这一比例比一般民众高出近1 0个百分点。
但真正让英国国教陷入困境的是,包括大多数圣公会教徒在内的大多数人,在有关正义和公平的其他问题上也与官方教义格格不入——最明显的是教会对妇女和同性恋者的政策。为了公平起见,新任大主教强烈支持女性主教。但他对公共生活的最早贡献之一,甚至在旺加之前,就是在上议院强烈反对允许同性婚姻的立法。尽管他声称大多数圣公会教徒强烈反对这一变化,但我们的民意调查显示,相反,圣公会教徒现在以微弱优势支持拟议的立法——整个国家也是如此,包括绝大多数年轻人。我的调查询问了对教会持负面看法的 25 岁以下人群他们持有这些观点的原因。毫不奇怪,最常见的答案是:“英国国教太有偏见了——它歧视妇女和同性恋者。”
贾斯汀·韦尔比面临的问题是,你不能声称自己支持某些人(即“穷人”)的正义,却不支持其他人(即女性和同性恋者)。由于个人道德是教会的核心业务,而福利提供则不是,所以那些仍然熟悉《圣经》的人可能会想起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为什么看见你 弟兄眼中有 刺,却不想 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图片来源:(1) 发薪日贷款店的照片,由 Seth Anderson 拍摄;CC-BY-SA 2.0 许可,通过Flickr提供。(2) 贾斯汀韦尔比的照片,由天主教会(英格兰和威尔士)拍摄;CC BY-NC-SA 2.0 许可,通过 Flickr提供。
发表于:艺术与人文商业与经济宗教非常简短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