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友善农产品销售及深化消费者对永续农业的认识。 池上乡农会以「池上米」产业为基础,在「金色丰收馆」提供多元食米教育体验,并整合在地农民与学校,将米食融入均衡饮食推广,把池上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稻米产地与食农教育示范基地。 个人组优等奖部分,曾志华老师致力校园系统性食农课程及减少剩食;萧淑芬园长克服都会腹地限制,打造都市幼儿食农教育的绿洲;第二届百大农李法宪,推动社区支持农业与整合农村青年,打造出梓官地方的食农品牌;龚建嘉兽医师创立鲜乳坊推动鲜乳食农。
深化消费者对国产鲜乳的认识与支持。 在团体组优等奖,,携手生产端 奥地利 whatsapp 数据 提供民众食农体验,培养民众对国产农产品的认识与支持;沣食饮食文化基金会以全国性的计画,让食农教育深入全国校园。而洄游吧有限公司、养殖渔业基金会及高雄新港社区发展协会,则发挥新创企业、公益法人及社区的力量,推动食鱼教育,促使国民识鱼、知鱼,进而爱上吃鱼,提升对永续渔业的理解。其他得奖学校如:罗东幼儿园、北斗国中及南隆国中等,也以在地农业特色设计食农课程,深化学生食农素养。
农业部特别颁发「食农教育特殊贡献奖」给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的林如萍教授,表彰其在食农教育的特殊贡献。林教授致力于食农教育研发及辅导推广,提出台湾本土食农教育ABC 模式及三面六项架构,已为当前各界推行食农教育的重要参考,并持续为食农教育永续发展提供建言,是台湾食农教育的重要推手。 携手前行,共筑台湾食农教育的美好未来 农业部强调,「国家食农教育杰出贡献奖」不仅是对得奖者的肯定,更是对食农教育未来发展的鞭策。该部期待透过此奖项,建立食农教育的发展标竿,激励更多的食农教育工作者,投入食农教育的推动行列,促进全民食农教育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