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重要的协议,但在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仍然存在重大障碍。朝鲜藐视核不扩散机制,继续试验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主要核大国(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核现代化也继续威胁着 1968 年《不扩散条约》的核心内容。无核国家签署该条约时达成的共识是,核国家将努力消除其核武器。虽然核武数量有所减少,但现代化进程以及自条约签署以来所花费的时间让许多无核国家认为,核国家并没有认真对待消除核武器的目标。
美国已提议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水平再削减三分之一,但俄罗斯仍将削减与解决其他问题挂钩,包括 投资者数据 美国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在欧洲的非战略核武器以及先进的常规部队。这些分歧,加上美国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持续争端以及与 1987 年《中导条约》有关的遵守问题,被许多人视为未来两国之间达成军备控制协议的可能性不大。
1996 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问题持续存在,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悲观情绪。该条约需要 44 个拥有核能力的国家批准才能实施。到目前为止,只有 36 个国家批准了该条约,剩下 8 个国家(包括美国和中国)尚未批准。目前似乎没有迹象表明美国国会愿意批准该条约,原因是担心核查和美国核储备的持续可靠性。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对于“核军备控制有未来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继续削减美国和俄罗斯核武器的数量。核安全框架有助于控制危险的核材料,而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则阻止伊朗至少在未来 15 年内成为核大国。显然,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例如朝鲜核计划、恐怖组织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以及批准《全面禁试条约》的持续困难。核大国之间以及核大国与许多无核国家之间持续的不信任,以及全球化对核材料和知识持续供应的影响,意味着军备控制对缓解紧张局势和防止未来几年核武器进一步扩散的作用有限。然而,国际社会不应该强调这些困难并采取宿命论的态度,而应该集中精力于核武器控制措施,并继续努力完善旨在控制所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各种制度。
特色图片来源:核武器试验,图片由 WikiImages 提供。来自Pixabay 的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