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文化:艺术可以将我们团结起来吗?

Share ideas, strategies, and trends in the crypto database.
Post Reply
jrineakter
Posts: 846
Joined: Thu Jan 02, 2025 7:17 am

分裂的文化:艺术可以将我们团结起来吗?

Post by jrineakter »

维多利亚时代的慈善家追求让更多公众接触艺术和文化的理想,战后设立的艺术基金[1]也重申了这一愿望。然而,这一让更多人接触文化的长期原则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人们认识到,公共艺术基金的收益似乎并没有得到公平分配。

数据显示,在艺术“参与度”的最低标准上,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之间仍然存在 17 个百分点的差距——过去 12 个月内只参观过一次艺术活动[2]。沃里克委员会表明,富人从艺术补贴中获益不成比例[3]。除此之外,我们知道英国有些地区几乎没有参与公共资助的活动,有些人生活在文化“盲区”,那里根本没有任何活动。

未来十年的首要挑战是确保英国观众不会远离艺术。持续的公共资金压力和英国脱欧协议似乎可能导致增长水平较低,导致组织没有更多资源来瞄准新观众。地理上的分歧也可能加剧,首都以外的小型艺术组织在创意经济较弱的地区苦苦挣扎,难以获得相关性和影响力。

在这个更加反乌托邦的未来预测中,艺术和文化组织 亚马逊数据 将努力纠正或推翻这些不平等的参与模式。按照既定的路线进行规划和策划,延续了文化活动的狭隘定义,将巩固公共文化是供少数群体享用的东西的观念。

保持相关性的挑战
然而,这种悲观的看法忽视了未来十年艺术和文化组织的真正机遇,特别是在人口变化方面。首先,有机会重新调整一些艺术组织的使命,专门迎合老龄化人口——这一人口群体的规模将不断增长,而且——或许更重要的是——也将在未来十年提供大部分消费增长[4]。其次,艺术和文化部门可以更善于满足千禧一代和 Z 世代观众的需求——他们可能更看重真实性、新颖性和体验性作品[5]。

这种对未来的更积极的看法认为,文化行业将超越“传统”艺术形式,更广泛地接受文化的各个方面。有迹象表明,与观众一起进行文化创作可能正在获得关注。巴特西艺术中心的 David Jubb 倡导艺术活动的联合制作模式[6],而 6400 万艺术家的作品最近强调了普通公民所驱动的创造力[7]。随着技术的普及,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因为创作音乐和视频的工具不再是表达的障碍,平台让全球观众能够接触到这些作品。

那么,潜在的问题是,未来十年,艺术与文化组织的战略是否会强化关于文化对社会有意义的假设,或者他们的工作是否会打破社会障碍,而不是强化社会障碍。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