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实践指示采取了颇具创新性的举措

Posted: Mon Mar 24, 2025 5:15 am
by pappu6329
介入者不会成为争端的当事人。因此,他们不具备全部程序性权利。从程序上讲,第三方无权“就法院程序提出请求、向法院寻求救济、参与双方友好和解谈判、或寻求放弃或将案件提交大审判庭”(第 2 段)。这些限制表明,在特定争端的比喻性车辆中 ,第三方介入者只是坐在乘客座位上,无法选择路线,路线完全由坐在驾驶座上的申请人决定。

第三方介入和团结的表达?

,首次明确规定“第三方无权直接表示对一方或另一方的支持”(第 78 段)。鉴于最近一波国家明确要求干预以支持乌克兰针对俄罗斯的法律,这一规定可能会令人感到意外。正如Isabella Risini 在其他地方提到的那样,2022 年夏末,前所未有的数量国家公开宣布了干预请求——这与通常的谨慎做法不同。一些国家在这些声明中强调,他们希望干预以支持乌克兰。在这方面,寻求“俄罗斯非法入侵的责任”(爱尔兰)、“与乌克兰站在一起”(爱沙尼亚)甚至提交“表达我们对乌克兰的支持和声援”(波兰)的意图都被作为干预的理由。 罗马尼亚 明确表示,它希望“为乌克兰进行干预”。加拿大和荷兰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 声称将进行干预“以支持冈比亚在国际法院解决缅甸违反《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行为”。总体而言,实践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第三方干预来表达团结和支持等政治和象征性原因(Ünüvar,MEPiPro 即将于 2023 年出版)。

然而,鉴于欧洲体系中第三方干预的范围和目的非常有限,可以说 26 个国家选择 孟加拉国资源 了错误的程序路径来实现它们声称要实现的目标。虽然通过干预,成员国可以说是参与了《公约》序言中提到的“集体执行”,但它们宣称支持乌克兰的意图,本身就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国家间申请(《欧洲人权公约》第 33 条)。作为针对俄罗斯的多申请人联盟的一部分,成员国有权提交不受字数限制的单方面陈述,涉及案件的所有方面,并参与友好和解谈判,就像土耳其案一样。考虑到他们公开宣布请求,《实践指示》的发布也可以被解读为向现在 26 个第三国发出的明确信息,这些第三国将在 2023 年 4 月 28 日之前提交干预申请。

然而,欧洲人权法院的立场,即第三方干预者无权表示支持,在国际法中似乎相当独特。例如,正如朱丽叶·麦金太尔所概述的那样,前常设国际法院和国际法院都不反对国家支持其中一方。虽然通过第三方干预提交给法院的事实尽可能客观显然符合“正确司法管理的利益”,但任何第三方是否能够真正保持中立仍是值得怀疑的。还有一个问题是,鉴于《公约》在这方面完全保持沉默,这一限制是否是法院的义务。“客观”的表象可能会在表面上给干预带来更多的合法性,但它在掩盖可能出现的权力平等问题方面做得相当差。鉴于第三方干预被用作政治工具的现象无可否认地增加,法院将如何在实践中执行这一要求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