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盗窃在这个几乎一切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的数字世界里,盗窃的概念已不仅限于盗窃个人物品。在现代技术和社交媒体时代,个人信息被盗正成为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当有人冒充他人身份,冒充他人时,他们就实施了身份盗窃。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犯罪行为,尤其是现在利用他人个人信息的手段唾手可得。根据美国司法部 2012 年进行的调查:
每 14 名 16 岁或以上的人中,就有 1 人是身份盗窃的目标或受害者。
约有 1660 万人成为身份盗窃的受害者,造成 247 亿美元的损失。
身份盗窃有多种类型:
犯罪身份盗窃:当某人冒充他人时,她就被认为参与了犯罪身份盗窃。
金融身份盗窃:指某人利用他人身份非法获取商品、信用或金钱的情况。
身份克隆:当某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其他人的角色时,他们 洪都拉斯电报筛查 就被称为进行身份克隆。
医疗身份盗窃:当有人使用他人身份获取医疗服务和药物时,这被称为医疗身份盗窃。这正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些形式的身份盗窃日益成为人们严重的担忧。
窃取身份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些犯罪分子手段十分高明,以至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事件的发生,直到为时已晚。
翻找垃圾是最古老的身份盗窃形式。如果有人翻找你的垃圾,就更容易获得一些个人信息。那些没有撕掉的钞票,那些你可能写在纸上然后扔进垃圾桶的数字,都成了他们的信息来源。